扬州拖欠工程款起诉全流程解析:从时机把握到权益保障

我们清楚,要是单位拖欠债权人工程款,债权人催款无果时,能够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偿还欠款。那么,拖欠工程款的起诉流程究竟该怎么走呢?针对这一问题,以下是为您梳理的最新拖欠工程款起诉流程相关内容,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精准把握诉讼时机

企业应当找准起诉的最佳契机:
当工程款被拖欠,且涉案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并签字盖章;或者在建工程出现拖欠甚至严重拖欠的状况时,就应当迅速、准确、果断地运用法律手段,避免陷入被动起诉的局面。

二、拖欠工程款起诉详细流程

1. 审慎选择被告

在提起诉讼时,可选择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方式的任何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作为被告。选择的首要准则是确保被告具备 “支付能力” 。

2. 充分准备证据资料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由于周期漫长、投资巨大,且大多包含隐蔽工程,专业性极强,合同法律关系错综复杂。一旦产生纠纷,业主方常常会以质量、工期等问题进行反索赔抗辩,这无疑增加了诉讼的难度。所以,在诉讼前务必投入大量精力收集、整理和分析证据资料,要站在被告和法官的视角,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剖析,做到 “知己知彼”,切不可盲目起诉。

3. 合理确定诉讼请求

自《合同法》以及 2002 年 6 月 20 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建筑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6 号(以下简称《批复》)实施以来,各地已有诸多判例表明,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能够作为一项独立的诉讼请求提出。因此,为实现诉讼后利益的最大化,当事人在提起拖欠承包工程款诉讼时,最好同时主张拖欠承包工程款优先受偿权。

4. 明确诉讼请求范围

通过对大量案件的分析发现,当事人提起诉讼时,诉讼请求往往仅包含工程款和(或)利息,以及案件诉讼费,很少涉及违约金、律师费、停工、窝工、倒运、机械设备调迁、材料和构件积压等损失和实际费用。但在诉讼过程中,只要当事人能够提供有效证据,法院通常会支持上述损失和实际费用的诉求。承包方较少提出违约金、律师费等诉求,主要是因为在当下 “买方市场” 的环境下,承包方觉得发包方只要支付了工程款就已实属难得。然而,在建筑市场利润率持续走低的形势下,承包方必须据理力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重视诉讼保全在诉讼中的关键作用

怎样确保诉讼胜诉后,自身合法权益能够得到切实实现呢?关键的一步是要在诉前或诉讼过程中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那么,什么是诉讼保全呢?它是指人民法院在诉讼开始后,或者诉讼开始前,为保障将来判决能够顺利执行,对当事人争议的财产或者与本案相关的财产依法采取的各类强制性保护措施的统称。在诉讼实践中重视财产保全措施,其目的就是确保判决生效后能够顺利执行,从而真正实现胜诉方的合法权益。否则,法院的生效判决可能会沦为无法执行的一纸空文,当事人因胜诉而应得的利益也将无法兑现 。

四、巧妙运用工程鉴定技巧,争取有利鉴定结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 “证据规则”)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提出鉴定的时间应在举证期限内。这就涉及到提出鉴定的时机以及是否需要进行鉴定的技巧问题。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 若是招标中标的工程,无论采用何种计价方式,只要合同已明确约定价款一次性包死,就可视为工程造价已确定,一般无需再申请工程鉴定。
  1. 在争议发生前,双方已共同委托工程鉴定机构进行造价审价,或者一方委托的造价审价结果已得到另一方书面认可的,通常无需再次申请鉴定。
  1. 双方已就工程款达成协议,而发包方存在延迟付款情况的,可不申请鉴定。
  1. 可提前准备好工程款鉴定申请书,在庭前交换证据时,若发现发包方提出的工程款数额与自己核算的相差悬殊,就必须当庭提出鉴定申请;若数额相近,则可暂不提出。因为是否提出鉴定以及由谁先提出鉴定,不仅关系到鉴定费的预付问题,还会影响案件的诉讼时长。一方面,鉴定时间不计入审理期限;另一方面,鉴定过程存在不确定性。从承包方实现债权的时间和利益角度考虑,应当学会巧妙运用鉴定技巧。此外,一旦承包方提出鉴定申请,就必须积极、及时地准备并收集完整的证据材料,如设计图纸、施工资料等,尤其是对己方有利、能够增加工程造价的双方签证资料,以及在履约过程中涉及工人工资上涨、材料价格波动等相关资料,及时提交给鉴定机构,以确保工程鉴定结果对己方有利。
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地级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位于北纬 32°15′ – 33°25′、东经 119°01′ – 119°54′之间。它东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濒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全市总面积 6591.21 平方千米。截至 2022 年末,扬州市常住人口 459.06 万人,下辖 3 个区、1 个县,代管 2 个县级市。
扬州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约 10 米。境内水系发达,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长江流经南部,还有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湖泊,水域面积广阔,占总面积的 26.5%,有着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 15.8℃,年平均降水量 1030 毫米,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期,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新石器时代,扬州地区就有人类活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此筑邗城,开凿邗沟,连接长江和淮河,扬州由此兴起。秦朝时,扬州属东海郡。汉朝时,为广陵国。三国时期,属魏国。东晋时期,中原人口大量南迁,扬州经济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隋朝时,开通大运河,扬州成为南北交通枢纽,经济繁荣。唐朝时,扬州是东南地区的经济中心,有 “扬一益二” 之称,商业发达,文化昌盛。宋朝时,扬州是重要的商业城市和港口。元朝时,属扬州路。明朝时,属扬州府。清朝时,扬州是两淮盐业中心,经济达到鼎盛,文化艺术也十分繁荣。1949 年,设立扬州市,属苏北行政公署。1953 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扬州市为省辖市。
在经济发展方面,扬州已形成以汽车及零部件、船舶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智能电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22 年,扬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 7104.98 亿元,同比增长 4.3%。近年来,扬州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
扬州交通便利,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方面,京沪高速、沪陕高速、启扬高速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国道、省道纵横交错,形成了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铁路方面,连淮扬镇铁路、宁启铁路等在境内交汇,扬州东站、扬州站等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水路运输发达,长江黄金水道和京杭大运河在扬州交汇,扬州港是长江北岸重要的港口。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已开通多条国内外航线,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以及部分国际城市。
扬州旅游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瘦西湖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湖面迂回曲折,景色秀丽,有 “园林之盛,甲于天下” 之誉,著名景点有五亭桥、二十四桥、荷花池等。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以竹石取胜,园内四季假山各具特色,体现了 “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的意境。何园又称寄啸山庄,是晚清时期的园林建筑,有 “晚清第一园” 之称,园内亭台楼阁、山水桥榭错落有致,充满了江南园林的韵味。此外,扬州还有大明寺,历史悠久,是扬州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盂城驿是中国邮驿 “活化石”,展现了古代邮驿文化。扬州美食独具特色,扬州炒饭闻名遐迩,米粒松散,配料丰富;狮子头肉质鲜嫩,肥而不腻;富春包子皮薄馅大,汤汁鲜美。
扬州,这座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发达的经济和便捷的交通,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不断前行,迈向更加灿烂的未来。